MEDPOR手術介紹

Medpor 是什麼樣的材質?

MEDPOR® 原本是 Porex Corp.這家公司的產品;後來則是被Stryker公司所併購。當然Medpor是一個商品名稱,它的成分是由polyethylene (PE)所做的。

Polyethylene它的中文名稱叫聚乙稀,生活中使用的塑膠袋就是PE做的,Medpor雖然基本上是由PE組成,Medpor是多孔性物体,孔徑的大小在 100 µm左右,Medpor做成有很多小孔為的就是讓人體的組織或血管能夠生長進這些微小的孔洞,也就是說植入的Medpor不會任意移動就像樹在泥土長了根一樣。

Medpor是經過通過美國藥物食品管理局FDA的核准與動物及人體實驗證實很安全,理論上安全性是應該沒問題的,但Medpor相當昂貴。近年來Medpor在整形外科的運用上主要是用來填充或修補缺少的骨頭,廠商也將它製作成許多形狀可以用來使用在很多部位。但運用在耳朵上有其風險,因為覆蓋皮膚會緊縮,Medpor又是堅硬的東西,外露一直是廠商與醫師的重點克服項目,因為它的關鍵在於皮辦的設計與覆蓋方式。

Medpor優點與特性?
Medpor會跟周圍組織緊密黏在一起,所以不會晃來晃去或遊走、Medpor材質較硬,摸起來跟骨頭相似、較不會形成莢膜、感染率低、此外它可以塑形。

塑形的方法有二種:
1.使用手術刀可雕刻成任意的形狀
2.Medpor可浸泡在熱水中(82~100°C)數分鐘,Medpor就會變軟即可彎成所需的形狀,冷卻後便會固定在任意的位置。

完全手做 Medpor Ear - Made by Z.C Chen 完全手做 Medpor Ear - Made by Z.C Chen 完全手做 Medpor Ear - Made by Z.C Chen 完全手做 Medpor Ear - Made by Z.C Chen

台灣Medpor重建運用

陳盈安醫師 撰文授權刊登
全文也刊登於台灣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專刊 https://www.nncf.org/about/biannual

關於小耳症的重建,相信大家對我們現階段的手術已經是熟悉不過的了。目前多數的手術依舊是採用二階段的方法。第一次手術先取出肋骨雕出耳朵的外型,此時就擁有一個平面耳朵,半年後進行第二次手術:先把耳朵皮瓣掀起再利用人工材質 (MEDPOR®)墊於耳朵之後使之豎立,這種手術技術比過去的方法都更能做出更貼近原本耳朵外形的新耳朵。取肋骨的區域在術後3至4天內相當疼痛,之後會慢慢適應;至於胸闊的外型,我們在取肋骨的時候會小心仔細的保留骨膜並將剩餘的軟骨碎片填充回去,因此多數的病人的胸闊都能維持不錯的外觀並不會影響日後的功能。

不過,這樣的手術在年齡上,我們有一定的考量與堅持:因為十歲以上的小朋友其軟骨大小與硬度較為適當,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唯有在材料豐富的情況下做出來的耳朵才會栩栩如生,也因此我們堅持手術的年紀應該在10歲以上。但是,小耳症患者的個別差異極大,每個耳朵畸型的狀況也都不一樣,很難用一套公式一體通用,重建的結果也往往取決於醫師的個人經驗,因此不易掌控其手術結果。

因上述的因素,用機械化生產人工材質來製作耳朵模型來重建耳朵,便能克服醫師因其經驗與熟悉度不同而所造成的差異。人工材質重建耳朵的方法在1966由Cronin提出:利用矽膠取代軟骨的使用來重建耳朵,然而在長期觀察之下發現其外露的機率過高,因此現在已被捨棄而不再使用。耳朵重建的歷史於是又再度回到以肋骨重建為主流,然而,因為這項手術醫師訓練的門檻太高,手術時間太長,以致於願意投入的醫師在各個國家皆為少數。Medpor的出現,在這些年又悄悄的為耳朵重建帶來新的想法。Medpor是由聚乙稀/(polyethylene, PE)所製成,于1984年由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核准使用於人體。Medpor的設計是以多孔性的型態呈現,其孔徑的大小約在 100 µm,目的是讓人體的組織或血管能夠生長進這些微小的孔洞,就像樹在泥土生了根一樣,使植入的Medpor不易移位同時也降低其感染與排斥的機率; 亦如同水泥灌入鋼筋,進而加強了Medpor的強度與穩定度。其實,在Medpor被使用在耳朵的重建之前,便已經風行于整形界,廣泛的使用在眼眶、下巴、臉型與整個顱顏部位的填充與修補。

乍聽之下Medpor似乎非常的令人著迷,它之所以未成為耳朵重建的主流,又是為什麼呢?因為怎樣才是一個好看的耳朵呢?是一層薄薄的皮包覆在耳朵的軟骨之上,讓耳朵的形狀在這層薄薄的皮之下若影若現呼之欲出,而包覆的這層皮膚又必須像是整個臉的一部份一樣:分享著同樣的色澤與膚質。也就是這樣高的要求,讓Medpor在跨足”耳重建”的市場時面臨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因為覆蓋在Medpor上的皮膚隨著時間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孿縮,這是造物者既定我們無法改變的生理現象,Medpor又是有某種硬度的物質,時間久了外露的機率可能會高達10%以上。倘若為了降低其外露的機會,而增加其覆蓋組織的厚度,這樣的耳朵很可能會看起來像是個厚皮的餛飩,失去了耳朵該有的美感。因此,軟組織的拿捏與設計與其皮瓣的覆蓋方式,便成為這項手術關鍵的部份。所幸,從事耳朵重建的醫師,都對這份志業充滿了執著,在美國醫師Dr. Reinisch的努力之下,這幾年Medpor外露的比率已經大幅的降低,也重新燃起了所有醫師對Medpor的期望與憧憬。

這10多年來,陳潤茺醫師投入在小耳症重建的成績是有目共睹的,我們也深切的感受到每一個家長對於寶寶的疼惜與捨不得,也明白家長們多希望寶寶能趕快有一個好看的耳朵,能減少寶寶們在求學過程中可能遭遇到的挫折。這10多年下來,茺哥對於手術的本身也有了更多的了解與體悟,對於軟組織的處理與皮瓣的掌握亦到了爐火纯青的的程度,也因此,我們小心翼翼的邁入了另一個領域Medpor的重建,倘若這個技術純熟了,因為少了肋骨大小的限制,手術可以提早到5歲,對於不願意犧牲肋骨或是對疼痛有恐懼的病人是一大福音。

和以往的手術一樣,我們會將”新耳朵”預計的位置標示出來,手術所需的皮瓣與筋膜的大小與位置也都小心的測量與計畫並標示,不同的是,在使用人工材質時,因為不需要考慮到肋骨存活與否的問題,我們會將兩個階段的手術合併為一個階段,也就是說,使用Medpor重建的病人不但只需要一次的手術更不需要犧牲自己的肋骨,即可完成耳朵的重建。

每個人的耳朵都是不一樣的,但是Medpor卻都是一樣的大小與形狀,因此,在和原廠公司討論之後,公司提供我們一個未經塑型的Medpor,再經由陳醫師用雕刻刀慢慢雕刻出和對側大小型形狀相似的耳朵(圖二)。這個過程其實是非常困難的,因為Medpor有一定的硬度,雕刻刀的使用非常費力且不易掌控,此外因為Medpor價格昂貴,每一刀都必須非常的小心,多一點少一點都有可能功虧一簣,要由機械生產的Medpor材質中建立個別化的耳朵,其實需要相當的基礎與經驗。之後將雕刻好的耳朵放入預定的位置,同樣的用Medpor設計出所需要的高度墊於耳朵之後使之豎立,覆蓋上筋膜並補上皮之後便完成了手術。因為少了肋骨的疼痛,術後評估過傷口的狀況後,在術後的1-2天便可出院。術後的照顧與門診回診和傳統的手術沒有太大的分別。軟組織腫脹的情況和使用肋骨的病人相較,腫脹的時間會稍微久一點,不過同樣的會慢慢改善,通常術後2-3個月耳朵的形狀便會很清晰。

對於Medpor的使用,我們正在起步也很努力。因為有這些年來的經驗,和從肋骨雕刻中學習到的技巧,我們對這項手術有相當的信心。沒有哪一個手術方法是絕對優於另一個方法的,每個方法皆有其優點也有其無法避免的缺點,Medpor使用在耳朵的重建,並無法完全取代肋骨重建的角色,我們也相信,唯有對於兩者皆熟悉的醫師,才能在彼此之間拿捏的恰到好處,讓Medpor與肋骨都能發揮到最大的角色適如其份,然而,多了一項選擇無疑的是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謝謝大家這麼多年來對我們的支持與信任,我們和茺哥有了大家也會更加努力並精益求精,大家都要有信心一起努力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