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力與語言治療

小耳症會不會影響聽力及語言發展?

小耳症患者由於外耳道閉鎖或伴隨有外耳道口狹窄等問題,患耳通常有傳導性的聽力損失;但單側小耳症患者之正常耳聽力如果正常,通常聽語皆可正常發展。所以定期接受聽力檢查,了解患者之聽能反應,依聽力損失程度為患者配戴骨傳導助聽器是很重要的。

何時開始做聽力檢查?

足月生產的新生兒,因耳蝸的組織和功能大致已完全成熟,一出生就可進行聽力檢查。所以小耳症患者,尤其是雙側小耳症,出生後即可施行聽力篩檢,以瞭解其聽力的狀況。

是否每一家耳鼻喉科醫療院所都適合做聽力檢查?

不是每一個耳鼻喉科醫師都很瞭解小耳症,必須對小耳症有較多認識的醫師才能給小耳症患者有效的解答。聽力損失的程度與種類的變化需要透過聽力檢查鑑定才能得知。一般而言,區域教學醫院、醫學中心以上層級之耳鼻喉科附屬的聽力檢查,無論在設備及專業人力上較能提供病患及家屬有效的協助,基金會亦彙整全台各地的聽力檢查醫療資源,提供病友家屬參考。

小耳症患者接受聽力檢查有無特別注意的事項?

患者接受聽力檢查,項目一定要做得完整,不要只做其中的一、兩項,因為聽力檢查的重點主要在於依照年齡層,評估患者聽力損失的程度及種類,以了解患者日後語言發展的限制。

小耳症小朋友有那些必做的聽力檢查項目?

新生兒或嬰幼兒可先從聽性腦幹反應檢查開始,由氣導和骨導方式來進行客觀的聽力檢查,可獲得較可靠的檢查結果。通常很多小耳症小朋友骨傳導是正常的,所以約在一歲左右須要再做一次「視覺增強聽力反應」,此種檢查不需戴耳機,直接在音場上做檢查,以了解低、中、高音頻的聽覺反應。兩、三歲時可以做「遊戲聽力檢查」,了解孩子沒有反應的耳朵聽力損失的種類及程度。

小耳症的成年患者有那些必作的聽力檢查?

對大朋友而言,純音聽力檢查、語音聽力檢查、鼓室圖(檢查患者的耳膜狀況、中耳是否有積水、耳膜是否有破洞)、鐙骨肌反射(檢查聽小骨是否完好或有其它病灶)皆是必要的檢查項目。

小耳症聽力檢查時間表

下載:聽力檢查醫療資源(下載附加檔案,按 這裡

如何判斷小耳症患者需配戴助聽器?

一般人與人對談、說話的聲音約只有六、七十分貝,對小耳症的小朋友而言,這樣的聲音是非常微弱的。如果確定患者的雙側聽力損失達40分貝或大於40分貝者,幼兒在6~7個月大時就可配戴助聽器。如果只有一耳患耳聽障,則較不會影響語言發展,可視整體語言發展狀況再決定是否需配戴助聽器。對於學齡期的患童,雖然家長們可以藉提高音量讓小朋友聽得到,但是學校裡的老師可能就無法那麼配合了,所以還是建議聽力損失35~45分貝以上要配戴助聽器。若動完手術聽力恢復後,就不需再配戴。總之,患童與家長應做好心理建設,且在該配戴的情況下讓患童使用助聽器,這對他的上課情形、語言方面及構音都有幫助。

語言發展

面對顏面有缺陷的小寶貝時,父母除了面對孩子與別人有不同的外表之外,還有什麼是父母應該關切而且可以幫得上忙的呢?

有,就是與學習有關的「語言」。擁有正常語言能力的人必須有幾項條件:正常的聽力、中等或中等以上的學習能力,及豐富的語言環境。小耳症兒童也可以發展正常的語言,除了學習能力外,正常的聽力也是一項重要的因素。小耳症兒童一出生可能有正常的聽覺能力,但也可能會有聽力障礙。

目前在台灣已有新生兒的聽力篩檢,父母可至耳鼻喉科請醫師安排聽力檢查。一旦發現小耳症嬰兒有聽力上的問題,父母應盡快處理,例如選配適當的助聽器。但因嬰幼兒的聽力檢查結果須要經過多次的確認才能達到精準,父母應與醫師及聽力檢查師合作,定期檢查,直到醫師及聽力檢查師或語言治療師認為孩子已經有適切的聽力足以學習語言。選配了適當的助聽器以後,父母應協助孩子適應助聽器,並確實地認識助聽器能提供的功能與極限,這些都可請教醫師或聽力檢查師。

其實不管你的孩子有沒有聽力問題,父母都應該認識嬰幼兒之語言行為,才能更具體的幫助他們因應未來的學習環境。如果孩子有聽力上的問題,除了要認識嬰幼兒之語言行為外,您更需要使用一些技巧。

嬰幼兒的語言行為

一、眼光接觸和互視行為:

一出生,嬰兒就會使用眼睛察看照護者或週遭的東西。剛開始的時候,嬰兒利用眼睛被動地回應媽媽或爸爸,慢慢的他們學會利用眼睛來主動邀請爸媽跟他們玩耍。從被動回應到主動邀約就可以是一個重要的溝通成長指標。爸媽應注意觀察嬰兒從出生到六個月大時,會不會利用眼睛掃瞄周遭環境,表現出個人的興趣。大約九個月大時。嬰兒會開始利用眼睛進行社會性的互動行為,最明顯的行為就是嬰兒會注視一個物件,再看看爸爸或媽媽,再看看物件,似乎要媽媽或爸爸告訴他那是什麼東西。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發展,從這個行為我們可以知道,我們的嬰兒要開始有效率地學辭彙。

二、口語發展前的聲音:

十個月大左右的嬰幼兒才開始發展可以讓大人理解的話。嬰幼兒會開始用固定的音組去指特定的東西,例如ㄇㄢㄇㄢ泛指要吃東西、ㄋㄟㄋㄟ指要牛奶。在這段時期,爸媽應注意觀察嬰兒是否會發出不同的聲音。

三、溝通意圖:

約十到十二個月大時,嬰幼兒比較會明確地表示意圖。當他們要一樣特定的東西時,他們會看看東西,看看人,再看看東西,配合聲音,他們期望大人會幫忙取他們要的東西。這時嬰幼兒才算準備好,要開始作口語表達了。

四、象徵性的手勢表達:

發展口語前,嬰幼兒會先發展一些有意義的手勢:會用手拿東西給別人看、用手指指東西等指示性的手勢。另外嬰幼兒還會使用一些約定俗成的手勢,如再見、高興拍手、打電話等。隨著口語的發展,這些手勢都會被口語取代或共存,手勢在未來可以幫忙孩子發展更長的口語。

技巧

常常聽父母說,他們不斷地和孩子說話唱兒歌,甚至整日放兒歌ㄅㄆㄇㄈ錄影帶,可是孩子卻沒有比較會說話。其實當大人要提供刺激時,質與量都應列入考量。所謂的質就是技巧,讓我們來談一談一些實際的技巧吧。

一、我們在和嬰幼兒說話時,速度應該保持適中,但可藉助誇張的表情與語調來幫忙小嬰兒處理訊息。過快或過慢得訊息對小嬰兒都是負擔,小嬰兒比較沒有辦法處理過快得訊息,對於過慢的訊息則容易抓不到重點而分心。

二、不要太重視嘴形而扭曲了語言的品質,自然的嘴形可以幫忙小嬰兒適應其他人的說話方式。

三、藉由模仿與停頓,幫忙小嬰兒奠定一來一往的溝通模式。爸媽不要急著不斷的說話,一句接著一句。話說到一個段落或一小句,我們就要給孩子反應的時間,孩子的一舉手一投足及嘴角的小動作,都可以被解釋為反應。

四、大人模仿小孩的聲音或動作可以幫忙孩子知覺到自己的行為,通常孩子會受到鼓勵,發出更多的聲音或溝通性的肢體行為。

五、生活週遭都是話題,大人要習慣用簡單且完整的句子來談週遭的環境,小孩才會較早有句子的概念。單詞的使用要看情境,我們可以用單詞來作為強調之用,但不可以只用單詞做溝通。

六、對於嬰幼兒,我們要常常使用手指謠、歌謠、童謠來幫忙嬰幼兒學習語言。手指謠、歌謠、童謠有豐富的語詞,語詞的重複性又高,再加上簡單的旋律,這些特性可以有效的幫忙嬰幼兒學習語言。大人應該掌握這些特性,抓住嬰幼兒的注意力。一般人會想放錄音帶給嬰幼兒聽就好,殊不知這會抹煞手指謠、歌謠、童謠幫忙嬰幼兒學習的特性。

小耳症的孩子若有語言問題,家長在教養過程,需特別注意的原則如下:

單側小耳症的孩子:
(1)在優耳側提供語言訊息。
(2)在學語期(0-6歲),宜多注意孩子的反應,並多讓孩子接收語言刺激。為確定孩子有接受到這些刺激訊息,家長事前宜用手勢先示意。
(3)讓孩子自發地告知別人自己優耳是哪一耳,以建立有效的溝通與學習。
(4)定期接受耳鼻喉科的檢查。
(5)有些單側小耳症患者併有顎胭閉鎖的問題,所以當患者約三歲大時,其語音若不清楚,應配合語言治療。

雙側小耳症的孩子:
除上述單側小耳症孩子需注意的各項原則外,尚須配合:
(6)助聽器的配戴。
(7)聽能復健。
(8)語言治療。
(9)儘速帶患者至醫院做聽力檢查及語言評估,必要時醫院會轉介做矯正治療或建議配戴助聽器


資料來源:財團法人羅慧夫顱顏基金會